进入8月份,玉米普遍进入抽雄、吐丝期,这个时期是玉米对高温最敏感的时期,也是决定产量最关键的时期!目前,不少地区玉米已遭受“卡脖子旱”,提醒大家,要警惕热害!自今年入伏以来,各地高温、旱情再次来袭,如果持续高温,各地玉米田将出现“空秆”、“畸形穗”、“香蕉穗”、“花粒”等现象,导致减产严重和农民重大损失!
据气象部门预测,8月中下旬还将延续高温,大部分地区气温比正常年份都偏高1-4℃,农田的庄稼开始发生干旱,尤其是需要大水大肥的玉米表现尤为突出,部分田块的玉米不但出现卷叶的现象,有的已经开始枯黄,如果不及时加强管理,可能会造成大面积的减产,部分玉米将出现玉米穗不结籽的现象。
高温干旱阶段应采取多种技术措施应对玉米高温热害。有以下几点措施:
1、适时浇水
玉米穗期耗水量最大,占一生耗水总量的30%-35%,抽雄期耗水强度最大,是玉米需水的临界期,干旱、缺水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,甚至绝收,严重影响产量。
由于今年连续十几天的高温天气、无有效降水,土地已经开始渐渐干涸,各地区的玉米生长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。此时要及时灌溉,否则,损失不可估量。
2、适当追肥
穗期是玉米一生中需肥量最多、需肥强度最大的时期,对氮、磷、钾的吸收量分别占玉米一生吸收总量50%-55%、52%-60%和75%-85%。要根据情况适当追肥。
玉米进入抽雄、吐丝期,可以追施一次攻粒肥,肥料以速效氮肥为主,建议施用园林牌40%(28-6-6)复合肥或园林28%脲铵氮肥10-20公斤/亩,能起到促进籽粒灌浆,提高结实率和粒重的目的。
3、去除空秆
空秆植株影响大田的通风透光,并与正常植株争水肥,空耗养分,还有可能传播病害,严重影响产量,要及早去除。
玉米除了上部果穗外,其第二、第三果穗发育迟缓,除特殊品种外,一般情况下这样的小穗是不能结实,这样的“瞎棒”应去除,减少养分无效消耗,促使主穗充实,棒大粒多,籽粒饱满,增加产量。
去除空秆、瞎棒同时,要及时去除病株,减少病虫害传播。
4、中耕培土
中耕可以改善土壤的通透性和肥水供应状况,促进根系发育,还可清除杂草,追肥时应结合培土,这样能增加玉米气生根的形成数量,可增强玉米抗倒伏性能。
5、病虫防治
病虫害防治要早发现早防治,据全国农技中心预测,今年三代粘虫、穗期玉米螟、纹枯病、大小斑病、褐斑病等局部偏重发生,8月份为各种病虫为害盛期。
(1)纹枯病:发病早期,将植株下部的叶片剥除2-3片,然后对茎基部喷施5%井冈霉素1000倍液,连喷2-3次。
(2)大小斑病、褐斑病:发病初期,喷施50%多菌灵或70%甲基托布津500-800倍液,连喷2-3次。
(3)粘虫:对植株的心叶喷施毒死蜱乳油、氯氟氰菊酯1000倍液。
(4)玉米螟、棉铃虫:大喇叭口期,将辛硫磷颗粒剂(或毒死蜱颗粒剂)逐株撒入心叶中。进入穗期后,用80%敌敌畏100倍液滴花丝,每个雌穗2-3滴。
6、适期晚收
推广适期晚收技术,可以保证玉米有足够的灌浆时间,是提高粒重,增产增收的有效措施。力争在9月底10月初玉米完熟期收获,玉米成熟的标准是果穗苞叶变白,干枯、松散,乳线消失,籽粒有光泽,这时通常粒重最高,这项技术不用增加任何成本投入,在一定时间内,每推迟1天收获,千粒重平均提高3克左右。